三月的天气,总是让人捉摸不透,明明才好了一天,今天就下雨了。没办法,为了工作,冒着雨也得开着我的小电车出门上班。心里不爽,但也唯有前行。不过,当我看见富士新城高楼之下这一个补鞋小摊点时,瞬间就觉得自己所受的苦根本不值一提了。
摆在街边楼下的这个补鞋摊,自我经过的时间算起,就看见他们一直在摆在那里。开摊的是黄师傅,摊点是他们夫妻档经营。对于如今很多人来说,补鞋,感觉已经没有必要,鞋烂了丢了再买新的就是了,那补鞋的营生还能坚持得下去吗?也许,跟补鞋匠黄师傅聊天,你会懂得更多这个行业。
一年工作时间超340天 20多年来从未午休过
“我在石羊塘做过一段时间,后来就搬到富士新城这里了,到目前为止,已经在这里做了10多年,算起来在贵港,已经生活了20年有多了。”黄师傅带着点腼腆说,他来自湖南农村,1994年,开始从老家过来贵港补鞋,一做就做到了现在。“师傅,你可曾有想过转行做别的行业?”黄师傅“别的工作不会,从小就跟着大人学补鞋,熟悉这个行业,也只懂得这个老本行”。他在贵港一干就是20多年,从初来乍到的陌生,到现在对贵港的一切如数家珍,黄师傅把贵港当成了第二个故乡,也越发的喜欢贵港。三个子女也都在贵港读书长大,现在已经是大学毕业,有一个还是研究生在读。
两辆装满各种修鞋工具的“三轮车、一台油迹斑斑的老式补鞋机、小木板上摆满的各式工具以及两把大大的遮阳伞……20多年来,他凭着这些装备和自己过硬的手艺,成功在贵港安身立命。
不管刮风下雨亦或艳阳高照,每天早上七点半,我们都会准时在这里“打卡”,摆摊上班,晚上天将黑了才收摊回去。黄师傅这样介绍他的工作。 一年上班时间超过340天,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,从事这行以来从未睡过午觉……谈起自己的工作时间和日常,黄师傅骄傲地细说道,其实干这一行挣的都是辛苦钱,很多时候还不被人理解,觉得影响市容。收的费用,都是一块两块的,赚不了大钱,都是能维持生活而已的。
黄师傅说,从事这一行,手艺不能太单一了,对于他来说,但凡涉及到大家“衣食用行”的物件,大部分他都能修修补补,“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服务大家,才会有生意。”擦鞋一次3元,上胶粘鞋1元,鞋底上线5元或10元,他的好生意是靠努力多干,更靠手艺口碑,“讲究个美观舒适,不仅要修补得结实、穿着合脚,还得尽量做到看不出修补痕迹”。
真情服务,赢得尊重 顾客就喜欢他的这个点
跟黄师傅交谈的当时,就陆续有人过来补鞋或换拉链、缝包等。每个人见了他们夫妻两个,都让人感觉是跟老熟人一般很随和,他们都很放心地把物品交由他们进行处理。完了就递上零钱作为报酬。而黄师傅他们,从不多收客人的一分钱。看着她们亲切的交流,以及脸上爽朗的笑容,就让人觉得这个摊点,是值得信赖的一个便民服务点。
干补鞋这个营生,目前的服务对象大多数是中老年人,他们对自己的物品大多珍惜,不到实在用不了都不会说丢弃。因此,黄师傅真诚的服务,扎实的手艺,一致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称赞。每天都有不少人找上他们,让他们帮忙补鞋。黄师傅他们也是在最快的时间内,对他们进行服务。
谈不上多大梦想和志向 只想依靠自己的手艺,让家人生活得更好
对于能在贵港坚持补鞋那么多年,黄师傅说靠的是耐心与坚持。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没有这个耐力,所以基本上是干不了这个。在他看来,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自己的工作虽然不够体面,许多年轻人瞧不上,但他凭着自己的双手挣钱,既服务了周边居民,自己也挣得该有的报酬,“所以我是很开心很骄傲的”。
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,值得尊敬”,也有人心疼道“挣钱不易,太辛苦”。对于黄师傅而言,自己没啥大的志向或是梦想,“虽然说我今年已经有点年纪了,但我喜欢这一行,就想做到老,自己开心也服务大家。”
但是对于他的出摊时间,在于我们来说,都认为是过于长了,怕他身体吃不消,都在劝说注意身体,黄师傅却未正面回应,他认为自己还身体硬朗,坐着干活其实没什么的,只是要耐得住寂寞而已。黄师傅笑笑道“这个只是手艺活,和体力活相比好的多了,谈不上多辛苦,自己开心就好了。”
这就是我们在街头遇到的补鞋匠,很平凡,但他所做的一切绝对不平凡,他们的劳动同样值得我们尊敬,大家觉得呢?
编辑:梦想不息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
|